Quantcast
Channel: lz李众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50

拍摄《桃花谣》的导演手记

$
0
0

 前言:《桃花谣》是2003年创作的带有徽州风格的少儿歌曲,也是为武赫量身打造的作品。

在2003年11月,我们专程赴安徽黄山市黟县拍摄这首歌的MV,之后,我写了一篇导演手记,记叙这个作品的创作和拍摄过程。

今天把这篇文章重新发在这里,以作对往事的回顾,也是对孩子们成长的一个记录吧。

看着照片中的武赫,看着照片中的我和摄制组的大家,怎么都想象不出这居然是12年前的事情啊!

我仍然还是那个沧桑的混沌样子,可是武赫已经从小美女长成大美女啦!


1、 《桃花谣》MV(导演:李众   摄像:隆涛   化妆:宋琪   服装:张芳)

 视频链接地址----  http://www.letv.com/ptv/vplay/598919.html   

2、《桃花谣》音频链接地址----http://5sing.kugou.com/yc/2943656.html                                                           《桃花深处唱徽州》

                                   《桃花谣》导演手记----李众  ( 2003年4月)

 2003年3月的春天,大概是我过得最惬意、最温暖、最浪漫的春天啦——

3月初,我们刚刚从云南罗平漫山遍野的菜花地里走出来,拍摄了《花海飞歌》,当身上的花香还没有散尽的时候,我们的音乐电视摄制组又转战到了桃花烂漫、溪水长流的安徽省黟县。



在黟县,我们要拍摄专门为武赫量身打造的《桃花谣》。



黟县是古徽州的一部分,“徽者,美好之谓也”,顾名思义,徽州即是美好的地方。

座落在黄山之南的黟县,更是一颗皖南山区的明珠,它北枕黄山,南眺齐云山,境内山峦叠嶂,清溪回流,而最引人入胜的则是遍布全县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古村落——

宏村、西递等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了。



2000年的春天里,我们曾到黄山一带拍摄儿童专题节目,当我们走进西递和宏村,便被这里古朴的民风和古老的民宅所深深吸引和陶醉——

突兀多姿的马头墙,仿佛守望着古老的家园;



日夜流淌的溪水,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之前曾经特意到长安大剧院看过一出黄梅戏戏叫《徽州女人》,特别喜欢韩再芬扮演的那个主人公的服装。

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把人们带进时间的隧道,给我们铺开一卷卷散发着墨香的画轴。

漫步村中,随处可见的粉墙青瓦,鳞次栉比,青石铺路,巷贯街连;

镂空门罩和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更有那具有徽派特色的前庭后院,全都缀以花坛水池,隔以低墙、漏窗,饰以砖石雕刻,植以花木盆景,真是绚丽多姿,琳琅满目。



再看那古桥、古树、古祠堂、古牌坊,都给人以如梦如幻的感觉,真不愧为“古黟人间仙境,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



我被徽州古村深深感动着、震撼着!

这些藏匿于崇山峻岭间的小山村,为什么会有这么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诱人的魅力呢!

我有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我要把这山这水这风光写出来,唱出来,让桃花源里的美景呈现在荧幕上,更多的人们认识徽州文化,领略古黟风光!



于是,我开始酝酿《桃花谣》的歌词。

这首词创作的过程比较长,刚写出来的时候不太满意,总觉得写得太白缺乏韵味,写得太文则又显得矫情,就这样改来改去的拖了一年多。

在进棚录制《仰望五星红旗》时,战友歌舞团的作曲家徐晓明是我们特邀的编曲,他听了武赫的演唱很是赞赏,觉得这个女孩子身上有一种独特的东西,他说:要根据武赫的嗓音好好写一首歌。

于是,我便把具有古典韵味的《桃花谣》歌词给了他。



徐晓明和我合作过《我爱新疆》的作品,他的作曲风格优美细腻、动听流畅。

我反复叮嘱他:你一定要写出安徽的特色来呀。

对于拍摄这首歌的音乐电视,我的指导思想是:不赋予作品较深的思想内涵,一切都从“唯美”出发,用朴素的镜头语言勾勒出如泣如诉的民风民情;

用浓淡相宜的自然色彩描绘出如诗似画的古黟景色,体现出皖南民居独有的粉墙黛瓦的徽式建筑与文化之美;



在服装上,我们参照黄梅戏《徽州女人》的服装造型,特意到戏装厂定制了具有鲜明晚清风格的两套服装:其一是大红色有金花的斜襟大袄,配同面料的马面裙;

其二是翠绿色的斜襟袄配同色水裤-----

哈哈哈哈,都是我钟情的颜色哦。



我想通过对小歌手的古典造型设计使之与深厚的徽州文化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细腻绵长、令人回味的氛围,以期达到人为景添色,景为人衬托的效果。

既然叫《桃花谣》,就一定要拍桃花啦,要不然怎么体现“桃花源里是我家,桃花十里香”的意境呢。



我请黄山市妇联主席董经枝大姐当我的“通报员”,隔几天就通报一次桃花的状况,我们要赶在盛花期才能拍出最理想的效果来。

等到了3月下旬,桃花纷纷破蕾绽放,我们也开始了难忘的徽州之行。




董大姐像传递接力棒一样,把我们亲自送到黟县,并移交给县妇联的汪亚萍大姐,由她负责我们在黟县期间的向导和联络工作。

我向汪大姐说明了我们主要的拍摄内容,她则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主要情况,拟定了拍摄计划后,我们在当天下午便直奔离县城五里远的五里村去拍摄桃花。

  一路走来,只见桃林像一片片粉红色的云朵,飘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金灿灿的菜花也不甘示弱的和桃花争奇斗妍,于是,明晃晃的金黄色把粉嫩嫩的桃花衬托得愈加娇艳无比;

更远处,青山如黛,竹林婆娑……真是一幅水墨丹青的水粉画啊!



“长长的桃花坝,高高的古牌坊。清凉凉的桃花水,环绕着座座青瓦房。“
我们赶快把机器支起来,让武赫把服装穿起来,把录音机里的音乐放起来,美丽的田野和美丽的笑容都被固定在我们的镜头里。


被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宏村,是我们主要的外景地。

站在村头的南湖边放眼望去,一幢幢青砖瓦舍跃动于涟漪之中,贯穿湖心的堤坝上拱桥弯弯,堤上绿柳摇曳,湖中白鸭戏水,一群群旅游者睁大惊喜的眼睛向村里涌去。



“卖糯米饼啦,又香又甜的糯米饼呀!”一位瘦瘦的老者提着一个小红塑料桶走过来。

当他知道我们是在拍摄儿童音乐电视《桃花谣》时,就兴奋地自我推荐着:“我是卢村的卢汝霖,今年72岁啦,我是复员军人,参加过好多部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在里面充当群众演员,我还会唱黄梅戏呢……”

“黄梅戏!?”-----我一下子来了神儿,连忙请卢老伯为我们唱上一段。



“春花带露满园香,雨燕双双绕花梁……”卢老伯的演唱真是有板有眼,韵味十足啊!

于是,这几句原汁原味的唱腔后来就变成了《桃花谣》的“序歌”了,它使我们拍的那些“经典镜头”得以更充分的展示,它使《桃花谣》的韵味更加醇厚绵长。



录过了黄梅戏,见卢老伯余兴未尽,我便又邀请他扮演片中的“私塾先生”,而那几个私塾学生则是请来十几位宏村小学的孩子们来扮演。

这些业余演员在拍摄中表现得都很自然,都很出色,生动的再现了古徽州浓厚的书香之道。


 

我从三峡桂林村小卖部“淘来”的大算盘在这时也派上了用场:私塾先生夹着它一会儿站在村中的“月沼”前带领孩子们朗读“笃礼崇义”的横匾;一会儿又夹着它在小石桥上为离家求学的孩子们送行……。


黟县古民居中,大多有着独特的园林建筑,小小庭院里建一个鱼池,再凿一景窗,置几个盆景,栽上四时花木,以此寄托栖居者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表现出对理想的生活环境一种人代天工的追求与创造。

 
宏村“德义堂”就是一幢颇具特色的水榭古居,前花园有典雅的美人靠,后院有古朴的小石桌,卢老伯就带着孩子们在那个小石桌上写毛笔字。

为了营造晨蔼袅袅的气氛,把一小块豆饼样的“烧烟”点着了,没想到小院里顿时浓烟滚滚,吓得我们急忙把它扔进水池里。

西递的西园是一座具有拱形的门洞、方形的漏窗、高高的花台和假山的狭长庭院。

在这里我们遭遇了旅行团的大部队,刚才还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看我们拍摄,一转眼,他们便把梳着两个丫髻辫、穿着红袄绿裤的武赫拽到后花园拍照去了。



我们在汪亚萍大姐的带领下,从宏村到卢村,从西递又到南屏,拍到了古黟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风景:精美的木雕楼,庄严的古祠堂,错落的马头墙。

还专程又到百里开外的棠樾县,拍摄了宏伟的大牌坊。



为了拍摄桃花,我们三下“五里村”;

为了拍“湿漉漉的竹烟哟,爬上院里的红海棠”一句歌词,我们两进宏村,终于找到一棵红艳艳的红海棠。

俺这个导演也亲自出马,穿上服装装扮妈妈-----体验了一下明清古韵。



在黟县的这几天里,我们受到了大自然的特殊礼遇——艳阳高照,白云飘飘,菜花灼灼,桃花夭夭,醉人的春色为我们的《桃花谣》增添了几多清新的气息,映衬得幽深的古黟文化显得生气勃勃。



《桃花谣》播出后的第二天,黟县县委宣传部立即打来了电话,他们邀请我再到黟县去。

我想,我已领略了黟县春天的怡人风采,我一定要等到秋天,再去感受金秋中的古黟的另一种风情……。

后记:

桃花谣》在2004年的第六届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中获得金奖,武赫也为此获得了唯一的一个最佳演唱奖的奖项。



大赛的颁奖典礼在深圳欢乐谷举行,武赫又在那个炫彩的舞台演唱了《桃花谣》。



2009年11月,摄制组又重回黟县,我们专程到了卢汝林老伯居住的卢村,可爱的卢老伯还是那么精神矍铄。

在他的家中,我们看到破旧的墙面上挂着当年他和武赫的大合影,还有我寄给他的CCTV挂历。



我把印有武赫剧照的画册和音乐快递的歌集送给他,他兴奋地捧在胸前留影。

老人家今年84岁了,希望明年能够再见到他,再尝尝他做的糯米饼,听听他唱的黄梅调。。。。。



《桃花

作词:李众    作曲:徐小明

演唱:武赫

长长的桃花坝,高高的古牌坊
清凉凉的桃花水,

环绕着座座青瓦房,
湿漉漉的竹烟呦,
爬上院里的红海棠,
海棠树下的小石桌,
刻下了多少风和霜。
外婆的歌谣多,外公的算盘长,
桃花源里是我家,桃花十里香。
2、
长长的桃花巷,高高的马头墙,
甜丝丝的桃花雨,
打湿了扇扇花格窗,
轻飘飘的柳絮哟,
落进村头的小池塘,
池塘上的小石桥,
送走了多少读书郎
妈妈的歌谣多,爸爸的故事长,
桃花源里是我家,桃花十里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