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已写:《泸沽小船》《阿妈玛哒咪》《撒尼阿诗玛》《我家住在鲁布革》
《美丽无量》《石月亮》《红河鼓》《撮泥鳅》《阿佤加林赛》
《盛开的马缨花》《云岭是我家》《楠玛诺娜》《彝乡春来早》《云岭繁花》
待谱曲:《赛装赛罗赛》
待写:《红河谣》《红土地》《梯田》《丹顶鹤》《月亮姆》《云南的云》
《古滇帆影》《乃古小石林》《赛装赛得花儿开》《诺玛阿美》《
《呀诺达》《谁家的月亮》
《黎锦》《莲花普者黑》《荷塘
葱茏生松竹,潭香闻绿荷
三月三织黎锦
黎锦织得像彩云
看海一片片,看云一团团,雾里看海,云中望山,
《春城花潮》
春风吹来了,春天来啦,
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风吹来了,春天来啦,
春城满天飞彩霞。
八百里的滇池水掀起白浪花。
远方来的红嘴鸥忘记了回家。
山樱花,海棠花
螺峰叠翠,拥翠亭
明月亭,繁花似锦,花团锦簇
圆通花潮,螺峰山
潮水般的花诗花韵花
入花时节,花的世界
无风花在摇,有风花潮涌
仿佛花的波浪在大海上翻腾,涌向天空
潮水的声音
潮涨潮退都是春天的歌谣
花开花落都是
春城涌花潮,花的潮水淹没了我的家
春城涌花潮,花的潮水涌向了天涯
春城花潮,涌进我的梦里变成一幅画
白的像云朵,红的似彩霞
一条美美的樱花道,它通向神仙的家
《春城飞花》---圆通山樱花三月底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城满天飞彩霞。
圆通山上花如海,花瓣如雨纷纷落下。
醉在花香里忘了回家。
远方来的红嘴鸥,八百里滇池装不下。
一条花道,一片花海,一片花潮,花湖,花山、花影婀娜摇曳,胜境,群花烂漫,池畔乱落花如雨,花开似梦,一片红云
春光似海,盛世如花的垂丝海棠,海棠花瓣飘落在水面上,微微荡起花的涟漪。
风月无边的春城三月初的圆通山,樱花满枝头,海棠花正艳。无风时,满山的红花练成一片,平静的恰似花海。起风时,树冠轻摇弄舞,形成花潮。兰花楹五月上旬
《红河》
开秧门----每年4月25---月底,灌水插秧,元阳哈尼小镇,红河县切龙中寨
插秧的仪式,春耕时节,梯田间站在田埂上,人们身披蓑衣,戴斗笠、手握锄头,
《呀诺达》
呀诺达是在黎族话中是“一、二、三”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二、三等数字蕴含着很多吉祥、美好的祝福,如“三阳开泰”、“连中三元”、“连升三级”、“三喜临门”等,而且《道德经》中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生不息的自然观,这些都体现了“呀诺达”与生俱来的祝福内涵。游客能够更好的理解“呀诺达”的文化内涵。
《楠玛诺娜》
作曲:蔡海波
演唱:欧楠(宁波、十岁)
1、
彩云之南的南之南,
一年四季都是春天。
孔雀国里的七公主哎,
孔雀公主她美若天仙。
飞过那重重的大山,
落在碧波荡漾的金湖水面。
她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幸福的傣家花好月圆。
欧罗沙啊楠玛诺娜,
美丽的孔雀公主,就是那澜沧之花。
欧罗沙啊楠玛诺娜,
美丽的孔雀公主,绽放在西双版纳。
2、
西双版纳它不遥远,
一年四季百花争艳。
孔雀国里的七公主哎,
孔雀公主她羽衣斑斓。
飞过那迢迢的大江,
追逐和平圣洁的美丽诺言。
她在坝子上翩翩起舞,
幸福的傣乡天上人间。
欧罗沙啊楠玛诺娜,
美丽的孔雀公主,就是那梦中童话。
欧罗沙啊楠玛诺娜,
美丽的孔雀公主,飞舞在海角天涯。
备注:楠玛诺娜,傣族神话传说里孔雀国的七公主,美丽善良的孔雀公主穿着绚烂缤纷的羽衣霓裳翩翩起舞,
舞姿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焕发着圣洁的光芒,孔雀公主就是和平与幸福的象征。
美丽的地方霞光灿烂。神奇的地方春意盎然。
又名《召树屯与楠木诺娜》、《孔雀公主》。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古代勐板加王子召树屯在神龙指点下,偷走从远方孔雀国飞来的孔雀公主楠木诺娜的孔雀衣,两人结为夫妻。不久,召树屯奉命出征,楠木诺娜被逼飞回孔雀国。召树屯胜利归来,不见楠木诺娜,内心悲伤,经历千难万险,找到孔雀国,夫妻重新团圆。
兰吾罗娜披上那五光十色、灿烂夺目的孔雀氅,又一次婀娜地、轻盈地、优雅地翩翩起舞,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感染。在悠扬的乐声中,兰吾罗娜已渐渐化为孔雀,徐徐凌空远去了。
《樱花谷》--大羊街乡都波,妥索两个奕车村子,二月底
樱花谷里樱花红,云雾深处起歌声
芒鼓声声,明汪汪的梯田,溪流,哀牢山,
山野的芬芳,一片片。一簇簇,棕榈树,白鹭,哈尼寨子奕车人家,梨花,桃花山樱撮泥鳅
竹笼腰间挂,
《香雪海》===延边
春风阵阵吹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开成一片香雪海。
油菜花、小河淌水撒玛坝的樱花开了
草尖上的阳光闪烁着光芒
蝴蝶的翅膀带着玫瑰的花香
高高的山坡像梦一样
躺在你的身旁看云朵把天空擦亮
雨也甜。风也香
铺开两岸锦绣,裁剪百里春光
几万倒影,挽起满天霞光
晨风中舒展着
《谁家的月亮》
谁家的月亮悄悄钻出云帐
谁家的月亮悄悄爬上山岗
谁家的月亮挂在我的花窗
撒了一地如银的月光
谁家的月亮飘着桂花酒的香
《云岭繁花》----二月上旬罗平
作曲:雷立新
演唱:夏羽繁(杭州、十岁)
1、
十万大山就是我的家,
门前开满了油菜花。
耕种花田的是神仙哎,
有谁知道哪里能够找到他?
金灿灿的山野金灿灿的花,
座座花山披着彩霞。
东方花园,云岭繁花,
花花的春天美丽如画。
2、
百里彝乡就是我的家,
门前开满了油菜花。
播撒花香的是仙女哎,
有谁知道何时能够找到她?
香喷喷的云雾香喷喷的花,
花海滚滚涌向天涯。
东方花园,云岭繁花,
花花的世界锦绣了天下。
备注:云南罗平县是世界种植油菜花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彝族聚居的地方。每到春天,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号称“东方花园”。
一排排青山高大挺拔,一阵阵春风吹到我的家。
我家就在那个云岭上,金色的云岭就是金色的画。
金色的梦想天天都在发芽,金色的希望天天都在长大。
春天的步伐跨过竹篱笆,
春风十里,春风拂动山岭的声音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镀满月光的摇篮,开满鲜花的风景,更亮的闪电,阳光常驻心中,就会魅力无穷,我愿就是激流,带着心中的憧憬,发现路上的风景,漫步云端,风雷为伴,向前冲,不为身后的掌声,只为向前闯得更远。
《直苴赛装赛啰赛》赛里格赛
作曲:
演唱:
1、
春风吹到彝家寨,
山山岭岭马樱花儿开。
正月那个十五来赛装啰,
五彩缤纷的绣衣汇成了花的海。
赛赛赛呀,赛哩个赛,男女老少赛装来。
阿妈阿奶手儿巧啰,
绣出那花帽花裙还有花腰带。
赛赛赛呀,赛哩个赛,
高高的山坡就是大舞台。
赛装赛到歌声飞,
赛得那个葫芦笙啊---把它吹起来!
(合:直苴直苴赛装来,直苴直苴赛装来,嘿嘿嘿,赛呀赛装来!)
2、
春风吹到彝家寨,
年年岁岁马樱花儿开。
正月那个十五来赛装啰,
四面八方的笑脸汇成了花的海。
赛赛赛呀,赛哩个赛,翻山越岭赛装来。
阿姐阿妹笑得甜啰,穿起那花鞋花衣花背袋。
赛赛赛呀,赛哩个赛,美美的彝绣就是我的爱。
赛装赛到日落头,
赛得那个圆月亮哎-----她升起来。
赛赛赛哩个赛,直苴赛装等你来。
阿表妹啊等你来,山羊哥哥等你来。
赛赛赛呀,赛哩个赛!
备注:直苴(当地念zuǒ音,)云南楚雄永仁县“直苴彝族赛装节”来自古老美好的传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乡村“T”台,与千年赛装相生相伴的还有千年彝绣,因此,永仁县也被誉为“赛装之源、彝绣之根”,是原生态民族文化。
阿妈的巧手绣花衣,最美的花儿在我的身上开。
赛赛赛呀,赛哩个赛,彝乡年年赛装来
赛装的人们四方来,
赛得那个山花朵朵开
欢乐的歌声飞到云天外。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花姐姐啊花妹妹,一个更比一个美。
赛赛赛哎,赛哩个赛,歌声追着彩云飞。
打跳打到月当空
一群羊哥哥望着花妹妹
青棚下的
青树下的
打跳场上跳起来
赛得那个谁家女孩子美吔,
赛得那个谁家男孩子帅
届时,从六七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纷纷穿上自己最心爱,最漂亮的绣花衣裳,成群结队赶来,参加隆重快乐的赛装节,显示自己精巧的手艺和才智,学习别人的经验。她们互相欣赏交流,比赛谁的服装最美,谁的手艺最高。她们还在一起唱歌跳舞,兴尽方散。“赛装赛到日落头,打跳打到月当空 “葫芦笙一响,脚板就发痒”。在如今的赛装场上,既有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也有刚会走路一两岁的小孩,大家都在尽情地跳,展示着自己的服饰之美。参赛者上千,围观者上万,规模宏大,气氛热闹非凡。直苴的彝族服饰大多是以红色为主,头戴“公鸡帽”,整套衣裤鞋帽花红叶绿,蓝天白云,刺绣针针细腻,线线密匝,放眼望去简直就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赛装节是比美赛智的节日,彝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心灵手巧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和发挥。她们用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线绣出自己对美的向往,对美的热爱和对美的体验。她们不光在帽子、衣衫、裤子、围腰上绣花,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也绣满了各种图案。“云衣霓裳金绣银饰魅力直苴
《诺玛阿美》---哈尼族
《樱花谷》---红河县大羊街乡和浪堤镇之间,哈尼奕车人的村子,都波和妥索
红河有个樱花谷,
樱花芭蕉叶,一杆杆清凉的翠竹,瓦屋,村子下面是梯田,梯田环绕着村子。柴门,山茶,唱着古老的“哈尼哈巴---”
从喜马拉雅山迁徙到红河南岸,寻找心中的诺玛阿美,坚韧执着,表现力强大的生命力和民族精神。
《月亮姆》---纳西族
月亮天上飘
江水日夜流
彩云里住着雪莲妹
你赶着成群的牛羊
走在阳光下是多么美
阿甲嘞,阿甲嘞
滇池古镇名城9月13日====北山湾、鸽子湾,呈贡区乌龙湾,西山区芦柴湾、
《古滇长帆》
1、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千张白帆高高地升起。
浪花追着天上的流云, 扬帆的渔船加足了马力。 爷爷摇着船儿去打鱼, 古老的渔歌在耳边响起。
半江渔火点点滴滴
两行秋雁渐渐远去
2、
五百里滇池连着天际,
万顷碧波那么的美丽。
天上的云朵飘向远方,
扬帆的渔船划破了 涟漪。
云涌风起,在哪里,春风得意,力气勇气,放弃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千帆竟发,
《撒玛坝的樱花开了》
虽不是春天来了
撒玛坝的樱花开了
虽然稻谷还没有播种
撒马坝的樱花开了
虽然不是春天来了
撒马坝的梯田波光粼粼
云上的梯田还在沉睡
急匆匆的樱花开了
备注:红河的冬樱花在冬至前后开放,十天左右花期。
樱花是希望的象征,宛如懵懂的少女,安静的在春天开放,对世界诉说着最美的语言,在云雾中,她喃喃细语,那场寂寞的樱花雨,缓缓消失在时光的深处,留下永恒的记忆。樱花美的张扬美的无奈,美的超凡脱俗。像风一样奔跑
《泸沽小船》
作曲:浮克
1、
泸沽湖的猪槽船,何时能摇到山的那一边?
泸沽湖的野山花,何时开满四季的湖岸?
树梢上的白云朵,飘到了天边边。
摩梭家的小阿妹,住在里格岛的云水间。
泸沽小船,静静地守候在我的家门前。
泸沽小船,装满了青山绿水的童年。
2、
泸沽湖的狮子山,天天都绽放格姆的容颜。
泸沽湖的碧波水,天天荡着歌声的摇篮。
花楼上的红月亮,照亮了山尖尖。
摩梭家的小阿妹,坐在阿祖母的火塘边。
泸沽小船,轻轻地摇进了我的梦里面。
泸沽小船, 带走了如诗如画的童年。
备注:猪槽船,形状似猪槽的独木舟,狮子山也叫格姆女神山,是泸沽湖边的一座摩梭神山。“格姆”意为白色女神。阿祖母,外婆;里格岛,泸沽湖著名的半岛。
泸沽湖摩梭歌----
《阿妈玛哒咪》(纳西族)
作词:李 众
作曲:雷立新
演唱:薛雨含(青岛、11岁)----代言人
1、
摩梭女儿就像一朵霞,
飘在泸沽湖上守望着美丽的家。
你看那绿水碧波美如画呦,
还有我那勤劳纯朴的阿妈。
我爱阿妈在火塘上煮的香茶,
我爱阿妈摇的木桨溅起雪浪花。
阿妈玛达咪,我勤劳纯朴的阿妈。
阿妈玛达咪,我爱我的阿妈。
2、
摩梭女儿就像一朵花,
开在格姆山上装点着美丽的家。
你看那蓝天白云美如画呦,
还有我那善良慈祥的阿妈。
我爱阿妈在山坡上采的野花,
我爱阿妈唱的歌谣陪伴我长大。
阿妈玛达咪,慈祥善良的阿妈。
阿妈玛达咪,我爱我的阿妈。
阿妈玛达米,阿妈玛达米,
玛达咪阿妈,玛达咪,我的阿妈。
备注: 摩梭人是生活在云南泸沽湖畔的纳西族分支,玛哒咪-----摩梭语,吉祥如意,我爱你。
千
年的温暖在这里流淌
巴拉呀哈阿哩哩
热巴拉 热巴拉热嘿嘿
火塘火四季都不灭,甲搓舞
梦里的山,梦里的水,心中的情,心中的恋, 化作那歌声飞扬
拨开了夜幕,踏平了山坡
脚板在唱歌呀,亲爱的人儿等着我
花楼灯火在闪烁,千山万岭任我走
越走越欢乐,亲爱的人儿等着我
花楼灯火在闪烁,千山万岭任我走
越走越欢乐,若吧啦里, 若把啦里若若
大山好像长了腿,跑到前面挡路
落到地面的花朵,挂着眼泪的笑涡
就像初升的太阳在喷薄
你的日出也这样灿烂
你的夕阳也是那么梦幻
起伏的山峦,站在一山之顶,看遍群山
如风如燕
《撒尼阿诗玛》(彝族)
作曲:罗秦川
演唱:王若米娅(重庆10岁)
指导老师:刘俐、庹永泽
1、
高高的石林顶着太阳,
石林里走来了撒尼姑娘。
撒尼姑娘就是那阿诗玛,
她的名字像金子一样闪光。
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在飞翔,
阿黑哥哥的羊群走向了远方。
阿诗玛不怕山高和路远,(合:阿诗玛,你要去哪里?)
撒尼的阿诗玛哎,
她来到我的身旁。
2、
弯弯的山路有百里长,
山路上走来了撒尼姑娘。
撒尼姑娘就是那阿诗玛,
她的笑容像马樱花一样芬芳。
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在歌唱,
阿黑哥哥的琴声传到了远方。
阿诗玛留下美丽的传说,(合:阿诗玛,你在哪里啊?)
撒尼的阿诗玛哎,
她就在我们心上。
阿诗玛------
备注:《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撒尼人的叙事长诗。歌颂了阿诗玛勤劳善良、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2006年,《阿诗玛》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的云》
1、
彩云之南的青山一排又一排,
彩云之南的江河条条如玉带。
从滇池到洱海,
雪域的清风吹过来。
云南的云朵像冰雪一样白,
飘来飘去汇成了海。
淹没了群山,淹没了村寨,
2、
云南的云朵像莲花一样白,
云南的湖泊像珍珠一样
飘来飘去
山住在云里,云飘在山外
哪里才是白云的村寨
一树树梨花像白色的火把
在红土地上猛烈地燃烧
春月无边的夜晚
成群的山脉没有尽头
山的海洋辽阔庞大
茫茫的群山中每座山都蕴藏着一条河流
每一条河流都流向一座大山
群山河流
飞不尽的小鸟
开不败的映山红
一个永不结束的春天盛宴
从花瓣里流向远方
从这个春天朝向另一个春天
热烈烂漫
花朵穿过阳光和清风
鸟儿穿过蓝天
花朵的世界中看到花儿在绽放
天空中的风筝放牧着童年的欢笑
油菜花开了
开在房前屋后
开在回家的路口
和春天的笑声一起漂流
去看洒落在天路的星星
看窗户外的蓝天发呆
小鸟飞去我不知道的地方
路上遇见无数的花丛
花朵仿佛要把山岗压塌
风的速度
《我家住在鲁布革》(布依族)
作词:李众
作曲:雷立新
演唱:启越童(9岁、天津)
1、
我家住在鲁布革,门前一条多依河。
水中藏着那小鱼儿啰,岸边转着大水车。
过河唱山歌哎,山歌落草坡。
谁是我家竹楼的客嘞,端出米酒请你喝。
哎啰喂,布依山寨一座座。
哎啰喂,我家住在鲁布革。
2、
我家住在鲁布革,屋后流过黄泥河。
山坡开着那油菜花啰,沟沟岭岭翻金波。
瀑布从天落哎,峡谷 飞云朵。
谁是布依山寨的客嘞,唱支山歌请你和。
哎啰喂, 青山绿水美景多,
哎啰喂,我家住在鲁布革。
备注:“鲁布革”是布依语,意为“山清水秀的布依村寨”,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在云南罗平县,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美誉,是云南省仅有的两个布依族乡之一。
《阿佤加林赛》(佤族)
作曲:雷立新
演唱:钱伊甸(杭州、10岁)
数板:
从前一座山,山下有个洞,洞口有扇门,门里有很多人。
有只大神鸟,啄开了那扇门,山洞里走出了阿佤人,这个地方就是司岗里!
1、
座座佤山嘿,祥云汇成海
是谁走出了司岗里
惊天动地的木鼓声咚咚咚地响起来
高高的牛角桩是最虔诚的祭拜
阿佤山的太阳不肯落下来
拉木鼓的队伍加林加林赛
长长的佤锦就像那飘起的红云彩
敲起木鼓打起歌,加林加林赛
黑头发甩起来,加林加林赛
加林加林赛,加林加林赛 哦哦
加林加林赛,加林加林赛哦哦
司岗里就是我的爱
2、
座座佤寨嘿,金竹随风摆
是谁唱着那司岗里
满山遍野的刺桐花呼啦啦地开起来
高高的古榕树有最美好的期待
阿佤山的月亮悄悄升起来
背筒帕的女孩加林加林赛
长长的黑发就像那天边的黑云彩
敲起铓锣打起歌,加林加林赛
黑头发甩起来,加林加林赛
加林加林赛,加林加林赛 哦哦
加林加林赛,加林加林赛哦哦
司岗里就是我的爱
注:加林赛,一起唱歌跳舞;司岗里,山洞,传说佤族是从山洞走出的
筒帕,佤锦做的背袋
青云山上青云漫卷
这里就是冰雪的宫殿
奔跑的雪橇就是每一个雪白的冬天
呼啸的北风唱着豪迈的诗篇
让一腔热血融化冰冷的冬天
兰珠布让,加林赛
江三木洛,加林赛
镖牛的红腰带
彩虹般的佤锦织进了多少爱
黝黑的少年敲响木鼓
木鼓:通天的神器
草片房里的火塘
桫椤树
太阳鸟
老榕树--栲惹
花竹,竹蓬
江三木洛:非常好
考班格,白云深处的树;兰珠布让,祝福语,最高最好的祝福
娘布洛:长生不老药;
梅依谷:崇拜万能的神
《油菜花》
春风吹来暖洋洋
吹到罗平坝子上
天黄黄,地黄黄
满天满地菜花香
风儿吹呀云儿飘
天边传来花儿的歌谣
春姑娘金鸡峰
菜花开在坝子上,金灿灿的
跟着春姑娘,来到了你的身旁
闻到了油菜花的香,看到油菜花的黄
《丹顶鹤》
挥动着天使般的翅膀
像云朵在轻盈的飞翔
越过了千山万水
经受着风雨冰霜
啊 丹顶鹤丹顶鹤
你头顶一轮鲜红的太阳
你的青春放射着光芒
寻觅着梦幻般的天堂 在
神话的世界里飞翔
穿过过了年年岁岁 闯过了,,,,
啊 丹顶鹤丹顶鹤 你头顶一轮鲜红的太阳你的生命绽放着光芒
挥动着天使般圣洁的翅膀
像云朵在翩翩地飞翔
飞过了千山万水
飞过了风雨冰霜
啊 丹顶鹤丹顶鹤
你头顶一轮鲜红的太阳
啊 丹顶鹤丹顶鹤
你的梦想闪耀着光芒 ----或:(你的家乡就是我的家乡)
挥动着天使般美丽的翅膀
像仙女在快乐地飞翔
飞过了年年岁岁
飞过了山高水长
啊 丹顶鹤丹顶鹤
你头顶一轮鲜红的太阳
啊 丹顶鹤丹顶鹤
你的生命绽放着光芒-----或:(我的家乡就是你的家乡)
《家乡的丹顶鹤》
2、
《石月亮》(傈僳族)
作词:李众
作曲:雷立新
演唱:郝鑫颖(12岁、天津)
1、高黎贡山呦高万丈
托起了一个石月亮
石月亮,亮堂堂
天天挂在山顶上
巍峨的群山是你的脊梁
白云拂过你的脸庞
风吹雨打,雨雪冰霜
把那古老的歌谣不停地唱
亚哈巴,石月亮
开满峡谷的山花朵朵为你飘香
亚哈巴,石月亮
傈僳山寨沐浴你的光芒
2、
碧罗雪山呦高万丈
遥望着那个石月亮
石月亮,亮汪汪
年年荡在江面上
汹涌的怒江是你的守望
星星照亮你的梦乡
春夏秋冬,山高水长
把那神奇的传说不停地讲
亚哈巴,石月亮
溢满山谷的浪花朵朵为你绽放
亚哈巴,石月亮
傈僳儿女永远为你歌唱
悠悠的石月亮------
备注:“亚哈巴”,僳僳语“石月亮”的意思。这是怒江峡谷万山丛中一个奇异神秘的自然奇观,是傈僳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圣之物。启沙勒沙:傈僳族关于石月亮传说里的兄妹俩。
《冬樱花的无量山》
轻纱般的香雾为何不肯消散,
只有几缕晨曦唤醒了炊烟
妙香国里,青碧溪涧
神仙姐姐你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跨过一道道田坎
走过一座座茶园
逍遥御风, 薄雾青烟
谁是悠然赏花的那位神仙
开满冬樱花的无量山
弥漫着粉红色的香甜
开满冬樱花的无量山
美丽无量醉在彩云间
2、
仙境般的山谷为何没有神仙
只有几片樱花绯红了笑脸
阡陌纵横,花影凌乱
武侠哥哥你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看过一道道山峦
梦过一树树花瓣
凌波微步,琴心剑胆
谁是探寻秘境的那条好汉
开满冬樱花的无量山
铺满了翠绿色的梦幻
开满冬樱花的无量山
幸福无量醉在天地间
岁月流转,季节翩遷
时光轻盈的脚步啊
就在不知不觉间,落霞斑斓
山高水远,春意盎然
红绿相间 桑田笑谈
流连忘返,花枝招展,明媚一片,
飘逸的云彩沧海秋水寒
神韵缥缈,虚竹无崖
彩云间
仙风道骨,,妙香古国,天山童姥
山谷有森林山谷有茶园
山谷有鸟鸣,山谷有清泉
彩云之南,有座无量山
无量山在云端高不可攀
还有一片樱花开在彩云间
无量山,一年四季是春天
无量山,一年四季花满山
轻纱一样的薄雾为什么不肯消散
与花香缠绵
美丽的冬樱花为什么这样娇艳
千年的古茶花再也不孤单
粉莹莹的樱花和它相伴
轻纱一样的薄雾为什么不肯消散
与花香缠绵
美丽的冬樱花为什么这样娇艳
樱花相伴,神奇的传说
有樱花相偎,再也不遥远
神奇的传说有樱花相望再也不遥远
香风满道,芳气袭人
奇花异草,绿野仙踪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点苍山,十九峰,十八溪,千寻塔,粉墙黛瓦
小河淌水,溪水长流
皇皇华夏,六合一家
大理坝子,苍洱之间
幸福无量美丽无边
彝家山歌妹妹在唱山歌
歌声飘在
彝山高啊山路弯
我家住在彩云间
彩云就是那冬樱花
冬樱花开在无量山
白白的云,蓝蓝的天
我家住在无量山
十万大山山连山
一年四季是春天
山奇美无量
云开雾散,花影零乱,自在悠然
大多数人认识无量山,是缘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在《天龙八部》第一部,段誉随普洱茶商马五德来到无量山,误入无量剑湖宫,进入石洞看到神仙姊姊塑像,练成“凌波微步”。上知天文,下通史地的金庸先生,其笔下的无量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物产丰富:飞禽、走兽、草药、毒虫;怒放的各色山茶,在月色下摇曳生姿;山崖上如玉龙悬空的大瀑布,注入一池清澈异常的大湖中;还有那迷惑了“无量剑”数十年的“玉璧仙影”之谜,以及怒涛汹涌、水流湍急的澜沧江。神秘无量山,引来各派武林高手在此明争暗斗,也引来武林中人在这深山中潜心修练武功。一时之间,美女、书生、恶人、高手,云集无量山。无量山,在金庸先生笔下占尽了风头。“无量剑湖”和“无量玉璧”?眼前的羊山瀑布和金庸笔下的描写惊人地相似。我们不得不佩服金大侠的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走出金庸先生《天龙八部》笔下的无量山,走进今天的无量山,无量山依然如磁场一般,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无量山位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部,古称蒙乐山,南诏时称南岳,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点苍山向南延伸的一个分支。
《樱花谷》---腾冲
高黎贡山
接近龙川江,一片平地上,布满巨石,成为石阵,虽说是谷底,可海拔仍在1300多米。
美女池有一大池和两小池,一名玉女泉,一名玉女梳妆。
远方的朋友,领略体会仙女梳妆,捧住水的芳容,用轻盈的舞蹈,泡在水里就象一条条鱼。
谷门,
守谷的石阵-----巨石成群
云碧泉,温泉清澈透底,云雾笼罩,山溪,树根盘恒像大地的脉搏
接近龙川江,一片平地上,布满巨石,成为石阵,虽说是谷底,可海拔仍在1300多米。玉龙飞瀑
江水依然奔腾咆哮,江中怪石林立,吊桥
樱花谷的飞瀑有好几处,有细长型、倾斜型、跌水潭型、无理型瀑布等典型的峡谷瀑布。瀑布群“见水流不见源头”,桫椤,野芭蕉,不知名的兰花开在岩壁上,林间鸟歌虫鸣,飞下九天的瀑布,瀑布飞流
《东川红土地》
太阳悄悄地从山后升起
晨雾像仙女的袅袅纱衣
东川的红土地
你是彩云之南一缕神奇
东川的红土地袅袅地升起
层层梯田把你高高滴托起
火焰般的太阳,火焰般的土地
力量,太阳出来晒山坡
《红土地》
燃烧的晨雾变成了赤色的红土
山顶上的小村庄
静静的等待每一个日出
是谁曼舞的裙纱
是谁婀娜的脚步
是谁热烈的欢呼
是谁
耕牛的的喘息,
盛开的菜花与初升的太阳一起欢呼
燕麦花,荞麦花
薄雾袅袅
成熟
《小河淌水》
我在云之上,站在云间
站在云端
月亮升起来呦,照在榕树上
篝火点起来呦照亮你的脸庞
阿依吐拉公主--傣族
心中有大爱,一切都美好
水,知道答案
山,知道答案
音乐要创新和突破,发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音乐,提炼民族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借鉴民族旋律,融合民族品味,民族艺术是最打动人心的,评价艺术的标准,是你如何把传统的民族精髓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融入到新时代的创作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倾听。让更多的孩子熟悉民族的心声,让他们知道艺术的经典来自于民族的沃土。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的世界里还有这么动听的音乐,希望阿吉鲁是开创民族音乐大胆运用到儿童音乐中的先河,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
山泉叮咚,流淌在你的怀抱里,山风漫卷,像一块晶莹的·美玉,山野披上了金色的蓑衣,龙脊就是一架登天的神梯,龙脊是挂在天上的美丽,是走进人间的神奇,沿着你的小路就会走进云彩里,
月光下的凤尾竹就像漂亮的新娘
《红河鼓》
作曲:侯小声
演唱:康哈妮
伴唱:李维真(哈尼小王子)
(哈尼语引子:萨伊,哈尼山的红河鼓唻咱们敲起来呦!)
1、
我家住在哈尼山
红河绕着那个山儿转
寨子藏在那彩云里呦
千层层的梯田哎银闪闪
风调雨顺的好日子
哈波阿玛叫得欢
山山岭岭唱起插秧歌
咚咚咚的鼓声飞上了天
(萨伊,侗尼尼,侗尼尼。。。。)
红河鼓呦红河的鼓(鲁嘟嘟舍舍)
鼓儿圆圆太阳圆圆
红河鼓呦红河的鼓(鲁嘟嘟舍舍)
欢乐的歌儿哎唱也唱不完
2、
我家住在哈尼山
红河就在那个山下转
寨子飘在笑声里呦
满坡坡的稻谷哎金灿灿
五谷丰登的好日子
阿爸阿妈笑开颜
哈尼子孙唱着丰收歌
咚咚咚的鼓声震破了天
(萨依,侗尼尼,侗尼尼。。。。)
红河鼓呦红河的鼓(鲁嘟嘟舍舍)
鼓儿圆圆月亮圆圆
红河鼓呦红河的鼓(鲁嘟嘟舍舍)
丰收的歌儿唱也唱不完
备注:侗尼尼,哈尼语,芒鼓舞;哈波阿玛,布谷鸟;鲁鲁嘟嘟舍舍,跳鼓舞。
河水流不断,山歌唱不完,
阿妈甩红绸,阿爸捧酒碗
阿波手里的竹筒冒着烟
阿披背上的竹篓沉甸甸
这边唱起采茶歌,甜樱花朵红艳艳,
哈尼寨子唱起插秧歌,座座山寨紧相连。
棕榈树下蘑菇房,藏着我的童年
巷子铺着青石板,
棕榈树下荡着梦的秋千
千层梯田波光闪
沿着梯田我登上天
蘑菇房里藏着我的童年
绿油油的秧苗春天,水汪汪的梯田
山茶花开得红艳艳,甜樱花望着天蓝蓝,
阿妈织出五彩衣,
蘑菇房里的梦幻,飞舞
“里玛主”,是哈尼语的音译,意思是春天的盛况。它是哈 尼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山茶花盛开的阳春三月举行。 居住在红河岸边的哈尼族人民十分喜爱布谷鸟,称布谷鸟 为“哈波阿玛”。每年人们听到“合波阿玛”的叫声以后,各村寨 就按传统习惯,在羊日(以十二生肖记日)筹办美酒佳肴、并上山采摘一种乔木开的花,挤出花汁,浸泡糯米。蒸出香喷喷的糯米饭和煮好的红鸡蛋,献给布谷乌。然后,会集在村坡寨头唱歌跳舞。男子还举行摔跤,特点是:抓腰带,抱年腿、过臂,夹臂翻,穿腿等,一般是三局二胜,双肩着地者为输。
“里玛主”节的来历,传说是古时候,布谷鸟受天神的派遣,从遥远的天边飞来,向人间报春。当它飞过大海时,已精疲力尽,眼看就要掉入大海。突然,海里出现一条龙尾,龙尾
变成一棵大树,布谷鸟就落到大树上休息。这样它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春天的信息带到人间。哈尼族人民就按时春播,获得丰收
哈尼族的舞蹈大多与鋩鼓有关,有的用鋩鼓伴奏,有的则直接用芒鼓作为道具,边敲边舞。哈尼语称作“鲁堵堵赊赊”,意思是“跳鼓舞”。
鼓是民族和村落的重要标志,鼓声成了人们向“摩米”(即天神),传递信息的媒介。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只有在地震、火烧房子、日月蚀、战争以及节日庆典的场合方可敲击。哈尼语中的“侗尼尼”,译成汉语叫芒鼓舞。
鋩鼓舞的跳法是几个强壮的男子汉在旁边使劲而有节奏的敲着锣、打着鼓,其他的人在中央轮流跳舞。舞蹈的动作多种多样,随时变化,并分为男式动作和女式动作。男式动作具有威武激越的风格,使人有一种气魄和力量感;女式动作是手拿两根约半尺长的小木棍,跳得婀娜、轻松、优美,给人以舒畅、愉快的享受。此外,还有单人舞、双人舞和集体舞,各种舞蹈的基本动作相同,但细节上各有差异。其基本动作是:一脚前伸,膝屈,脚尖点地,跳舞时常常往上提起,小腿弹动;另一脚半蹲,臀下坐,双手交替上下,蹲下时掌心朝外,手挨身体,从胸前斜下至腰侧;起立时手臂稍开放,环至胸前。上身随手臂的舞动而扭动。臀部左右摆动,幅度大,富有弹性,可谓十分夸张而自然。可以说,“扭身”和“摆臀”是“侗尼尼”的风格和特点。身体在扭动中保持起伏。舞蹈还有用双手手背击鼓,后仰身击鼓和跳起后手背从抬起来的腿下击鼓等动作。舞蹈还表现出“下稳上活”、“扭身起伏”的风格特点。所谓“下稳”,指跳舞时下身动作沉稳,而且稳而不死,稳中有活。这个“稳”,凝结着哈尼族长期艰苦劳动的功力。
《红河谣》
1、
翻山越岭我来到红河
听到一阵阵悦耳的山歌
看春风荡漾
樱花如霞似火,
撒玛坝的梯田是那么肥沃
萨伊,萨伊
喜庆的长街宴唱着
唱着敬酒歌
芒鼓舞跳得呦
跳得真红火
喝一口红河水醉了心窝
吃一口红米饭香
红河就是一首歌
金色的稻谷闪着
山风吹干,糯米粑
2、
翻山越岭,我来到红河
看到一幅幅美丽的景色
看千层梯田
万顷稻浪闪烁,
棕林树影婆娑,
《撮泥鳅》
作曲:罗秦川
演唱:李源松
数板:又出太阳又下雨,青蛙出来讲道理,麻雀听了喳喳叫。泥鳅听了笑嘻嘻。
1、
红河的水呀在哈尼山上流
水田里藏着一群大泥鳅
挎上我的那个小鱼篓喂
小伙伴们一起都来撮泥鳅
(合唱:撮泥鳅啊撮泥鳅呦)
黑泥鳅它呀很淘气
黑泥鳅它呀滑溜溜
它一会儿钻进了那烂泥巴啊
它一会儿又在水里游
阿究赫哩,阿究赫哩
撮泥鳅啊撮泥鳅(合唱:撮泥鳅)
我东抓西抓(合唱:抓泥鳅)
他左抓右抓(合唱:抓泥鳅)
亮闪闪的水田变成了一锅粥(哈哈哈哈)
阿究赫哩,阿究赫哩
撮泥鳅啊撮泥鳅(合唱:撮泥鳅)
2、
红河的太阳在哈尼山上走
看到了田里那群胖泥鳅
拿上我的那个小撮箕喂
小伙伴们一起都来撮泥鳅
(合唱:撮泥鳅啊撮泥鳅呦)
黑泥鳅它逃得快啊
黑泥鳅它贼溜溜
它一会儿绕过我的脚巴丫啊
它一会儿又想翻跟头
阿究赫哩,阿究赫哩
撮泥鳅啊撮泥鳅(合唱:撮泥鳅)
你前抓后抓(合唱:抓泥鳅)
你上抓下抓(合唱:抓泥鳅)
抓泥鳅的娃子变成了黑泥鳅(哈哈哈哈)
阿究赫哩,阿究赫哩
撮泥鳅啊撮泥鳅(合唱:撮泥鳅)
《捉泥鳅》---弃用稿
1、
哈尼山的梯田高高低低
重重叠叠地睡在云彩里
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摆呀
小泥鳅它在水田里面钻来钻去
泥鳅泥鳅你别得意
看我怎么捉住你(合唱:嘿,我要捉住你!)
一会往东
一会往西
泥鳅没捉到哇
却弄了满身泥
2、
撒玛坝的梯田
哈尼山的太阳照在
搬着谷箩晒稻米
田埂边的青草绿油油
晴天忙着搬谷箩
太阳底下晒稻米
泥鳅钻到泥巴里
跐溜跐溜地钻来钻去
我挎着竹鱼箩 鱼笼
从东摸到西
芦笙芒鼓
木叶 捶田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