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lz李众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50

关于青岛童歌会的感想

$
0
0
这个周末去了一趟青岛--------快乐阳光童歌会青岛赛区决赛的上半区比赛。
天之内进行了儿童EDC和少年AB比赛五个组别的比赛。

总的感觉------青岛赛区真是充满活力、充满创意、充满激情的赛区!

少年组本来是一个非常尴尬的组别,孩子们面临变声期。

可是,站在我们面前的靓男俊女们个个都是天籁之声!

有许多的惊艳,有许多的惊喜,有许多的惊奇!

虽然,青岛的孩子在服装和舞台道具方面不是那么抢眼,但是那些歌声却绝对使人振奋和澎湃。

在今年推荐的一百多首曲目中,56个民族风格应有尽有,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

然而,令我惊奇的是青岛赛场上“反串”成风-------

女孩子们都尽显山东大嫚儿天不怕地不怕的壮志豪情,纷纷加入演唱充满阳刚之气作品的队伍。

她们争先演唱似乎只属于男孩子的那些曲目-------《林海雪原》《风中的苏鲁锭》《伊犁天马天上来》《喊西藏》。。。。。

男孩子的实力似乎略强于女孩子,他们不但把那些豪情万丈的作品演绎的淋漓尽致,还强势演唱似乎属于女孩子的曲目------《索玛阿杰鲁》等。。。。。

青岛的孩子们真是有创意有想法有胆量!

给我惊艳的是孙玉琦和刘成,他们演唱的《风中的苏鲁锭》比在2月份上海艺术节时又有了新的提高。

已经进入少年A组的孙玉琦是第二次登上快乐阳光的舞台。

去年在大连全国决赛中,他凭借《星星海》获得儿童E组金奖第一名。

时光过去一年,他的身材依旧瘦小,但是他的能量却是令人出乎意料,他的婉转飘逸、铁血柔情如同马头琴般如泣如诉尤其是他在间奏时的那一声韵味绵长、底气十足的“啊。。。。。”让十分挑剔的雷评委顿时起了一身“痱子”。

大刘成虽然身材愈加高大,但是嗓音依旧清澈明亮,丝毫没有要变声的迹象,只是他的的霸气更加憾人,那结实的声音像淬过火的钢一样掷地有声,那满满的激情迸出胸膛,差点儿爆棚哈!

还有许多熟悉的身影在眼前出现-------徐嘉成、贾云天、韩泳琪,刘思祺,孟海璐、王翊飞、解瀚。。。。。。他们的演唱曲目都是考验功底的大作品,或浅吟低唱、或放声高歌,可谓五彩缤纷,引人入胜!

当然,更多的是那些后起之秀,他们是快乐阳光的新生力量,看到他们正在茁壮的成长,心中格外的欣慰哈!

在青岛赛区的几个组别中,《风中的苏鲁锭》成为最热门的曲目,掀起一股苏鲁锭风。

风中的苏鲁锭变成了疯狂的苏鲁锭!

《风中的苏鲁锭》这首歌实在涵义太深太广太复杂,因此每个歌者都有不同的诠释。

为此,很多家长讨论了很久关于苏鲁锭的演唱风格问题。

同意王沛老师的看法:

一首好的歌词,一首好的歌曲,可以这样去解释,也可以那样去演绎------音乐的妙处就在于此。
留给大家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
苏鲁锭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词曲
然而, 许许多多的唱法和演绎,应该服从于个人的理解、音色、性格、力度(的驾驭能力、伸缩能力)
正因为此,才有了刘(成)式唱法和孙(玉琦)式唱法,甚至更多的唱法
雷立新老师喜欢孙式唱法我也喜欢
但更喜欢刘式唱法
最近又喜欢上了不知名的貌似刘成的那个孩子的演绎
所谓萝卜大葱各有所爱 
认识的不同 
反映了欣赏的不同角度不同视觉
这才好
感谢玉琦的爸爸从历史角度来分析歌曲感
也感谢刘成利用音色、性格来演绎歌曲
当然更离不开宋大师的因势利导
作为孩子,会扬长避短展示自己已经让我很吃惊了
无需面面俱到
也不可能太完美
只要有一点闪光点------ 足矣

前天,一名十几岁的洛阳少年也为此发表了一篇文章,转移在此处供大家赏析。

鸽子少年的文章------

我知道这首歌比较晚,这首歌出炉的时候,甚至名震天下的时候,山人还在“闭门造车”保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的状态,知道他的大名,却从未听过,直至清明奔赴青岛,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当时第一次听是在会议室,恩师振臂一呼“唱苏鲁锭的上台”一下子上去隐天蔽日一堆人,当时我就奇怪,什么歌有如此魅力演唱者如此之众,听到伴奏起的那一瞬间我心里忐忑了一下,咦?伴奏放错了吧,不知道为什么我把前面的风声听成了鸽子少年前面的海浪声(莫不是山人老了?)前奏过后一遍一遍的唱,觉得好听,但是听了一会觉得有点累,太豪迈,太高亢,情绪过于饱满,我把头一扭,看到旁边有个小伙,认真聆听,我将双目一垂,目光洒在他手上的本子,三个正楷规规整整,党浩宇,这是谁?说实话,青岛之行发挥了山人的外交技能,结识了许多以前听过大名未曾谋面的,未曾闻名未曾谋面的贤弟贤妹们。
恩师一说风中苏鲁锭的原唱是党浩宇,我惊诧了,没想到原唱居然坐在我旁边,居然是原唱,眉宇之间散发英气,暗自称赞,有听说他变声了,脑海里浮现的是我变声的时候,恩师弹着鸽子少年的乐曲我伏在琴架上恸哭流涕,个中滋味,自己知晓,后来结识的焦总我是知道的,喊西藏我是听过的,他在最后一天开了金口,虽然听到的是黯淡无华声音,但我从中听到了抗争,听到了不屈,听到了廉颇卸甲般的不愿,听到了苏轼右迁的无奈,听到了霸王垓下的不甘,一位童歌战场上的沙场宿将就此结束了戎马生涯,但又开始了另一个战场的厮杀,厮杀在他理想的战场上。
真正撼动我的是刘成和孙玉琦,两位都唱苏鲁锭,各自都铆着一股非同寻常的力量,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两位一张口,我听出来了,又是两员虎将,这两员虎将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但实力却在伯仲之间,刘成唱的很完整,在豪迈的程度上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孙玉琦四声咏叹令人拍案叫绝,这两人好一似关公战秦琼,顺平战武穆。
但我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但具体少了什么当时我也不知道,但在听许多同学把月亮唱成太阳的时候,明白了,少了诗意,少了婉约,少了升华,少了回味。当恩师说这首歌其实非常诗意的时候,坚定了我的信念,但难了,太难了,因为很少人能把握这个度,度?什么度?我觉得是一种中庸的度,是一种感情的中庸,声音的中庸,控制的中庸,甚至是心灵的中庸,但这对于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太难了,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能做到这种境界的屈指可数,即便有不过昙花一现惊鸿一瞥,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长河中,个人认为能做到这种境界的仅有五人,老子,庄周,王羲之,李白,苏轼(连我崇拜的诸葛都不入其行),如果能把这首歌唱到这个境界,这就不仅仅是歌了,而是艺术,是艺术的升华,艺术需要经过打磨雕镂才能尽可能的接近完美,但我要说这仅仅是“难”而不是“不可能”只要有心肯努力,肯用心,肯奋斗,肯坚持,再强大的敌人也为为之折服,难不怕,怕的是知难而退。风中的苏鲁锭它还是歌,是歌就一定能给它一个最符合它的定义和诠释,我们一起来寻找,寻找它的定义,寻找他的诠释。
其实不管是歌唱还是其他的艺术,拼到最后拼的是什么?我可以毫不犹豫不假思索的说是“文化素养”因为这些决定了一个人的理解程度、内涵道德,在梨园行有一句话,所有梨园弟子把这句话奉为圭臬,就是"做艺先做人"如何做人?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应该是在生活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改错,人字简简单单一撇一捺,但有多少人写不端正,易事人人可为,但人皆欲不为,难事人人欲为,未必人人可为,刘备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好唱出来的歌也差不到哪儿去。
我觉得苏鲁锭不是一个槛而是一块砖,一块垫脚砖(而且这块砖不小)让他督促我们,让我们进步,我也相信只要肯努力,就是比苏鲁锭还苏鲁锭的歌也能把它唱好,我会努力,师兄们也会努力,家长也会努力,老师也会努力,恩师更是会努力,加油吧,不说了,我妈催我吃饭呢。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50

Trending Articles